close

 

 

《乖乖睡》

人物,兒童,女人,女性,嬰幼兒童,愛,母性,母親們,照相,睡覺,親吻

 

睡得好,才能穩站起跑點─睡眠對孩子身心成長的重要性

 

摘自:巧連知智官網

文/經國健康暨管理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 呂素美 

台灣孩子的睡眠時間普遍不足
許多年輕父母都面臨類似的困擾。在職場打拼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最想看到的,莫過於孩子的笑臉,總覺得因為一天中有這短暫的親子時光,明天才會更有力氣出外打拼;何況專家不也一直提醒父母每天都要有親子時光嗎?於是,很多孩子在父母日日掙扎於「該趕孩子上床了」和「再多玩個十分鐘應無妨吧」之中漸漸長大。

還有些父母,太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早早就要孩子學很多東西,甚至犧牲孩子的睡眠也在所不惜。

根據2008年的一項全球性的調查,台灣地區三歲以下寶寶大多晚上10時以後才睡覺,夜晚睡眠總時間約8小時44分鐘;亞洲寶寶平均晚上930分入睡,睡覺時間9小時11分鐘。而歐美寶寶睡得更久,長達了9小時45分鐘。台灣寶寶不但晚睡,且睡眠時間不夠。

 

睡眠的重要,不可等閒視之
不過就晚睡、少睡個一、二個鐘頭而已,有那麼嚴重嗎?

*一暝大一寸,有根據的
希望孩子以後「高人一等」嗎?請讓他每晚九點上床!因為研究發現,夜晚十點到清晨二點之間深睡中的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是非睡眠時間的三倍以上。以往哄孩子入睡時哼唱的「乖乖睏,一暝大一寸」可是很有科學依據的。因此,讓孩子九點上床,約十點進入深睡期,才能把握他「長高」的契機。

*睡得飽,情緒好,有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
大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前晚沒睡好,隔天精神委靡、心浮氣躁。同樣的,孩子若沒睡飽,情緒會不好,會「番」(台語),帶起來也會比較辛苦。如果爸媽的耐心或技巧又不夠,久而久之竟有可能因此而影響到親子關係呢。真是茲事體大。讓孩子睡飽飽,也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諸多訣竅之一。

*睡得飽,免疫力高,身體較健康
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健康變差,這是眾所周知的。對幼兒來說,他們需要的睡眠時間比大人所需要的長很多,現代父母若讓小小孩來配合大人的作息,顯然孩子的睡眠時間是不足的,長期下來,小心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健康變差。

*睡得飽,活動力高,有較佳的學習
在一天的活動之後,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身體獲得休息,消除疲勞,恢復精神與體力,儲備第二天活動的能量。因此,夜晚能睡飽飽的孩子,隔天的活動力較高;而幼兒活動力高,到處探索之餘,就增長了智能。除此之外,睡眠更有助於孩子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進而促進孩子全身的發展。希望孩子頭好壯壯又聰明的爸媽,絕不能無視於睡眠的重要。

*睡眠不足,容易過胖
加拿大及美國的研究都顯示,睡眠不足的孩子,體重過重的比例會增高。
研究人員解釋,那是因為人體缺少睡眠時,體內荷爾蒙分泌就會改變,胃會分泌出更多荷爾蒙以刺激食慾,導致孩童容易過胖。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許多年輕父母在工作與家庭兩忙的情況下,不得不壓縮自己的睡眠時間,但請務必把「確保孩子有充足睡眠」當成是教養孩子及家庭生活安排的首要事項。畢竟,讓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孩子才能走更遠的路。

 

 

 吃飽吃好~幫助孩子睡得好!

 

摘自:巧連知智官網

文/臺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 附設醫院臨床營養師 簡怡雯

 

寶寶乖,寶寶睡,一瞑大一寸,睡眠在兒童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效的睡眠可以幫助小孩成長,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與代謝運作。小嬰兒不會說話,新手爸媽常搞不定半夜不睡覺的寶寶,大一點的孩童,常常也精力旺盛無法乖乖入睡,睡眠問題也是父母常討論之課題,需要找出睡眠問題所在,而飲食的部分亦會影響睡眠品質,肚子餓睡不著,吃太撐又睡不好,如何可以吃飽睡好是重要的課題。

 

飲食習慣與嬰幼兒睡眠之間的關係
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影響孩童的健康包括睡眠的正常,定時定量可以讓身體的作息正常,足夠的營養也可以使身體代謝運作正常,不均衡的飲食造成不均衡的營養,營養素的過剩與缺乏皆會導致生理機能失調,也有可能影響大腦運作,神經系統的正常反應,導致可能過於興奮無法入眠。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偏食等,會導致身體腸胃道的問題,也可能影響到睡眠的品質。孩童不易入睡有很多相關因素,如:肚子餓、身體不舒服、不想睡、興奮、害怕、擔心等,但更多孩子睡不著是因為沒有儘早建立起規律的生活作息,沒有固定的就寢時間。幼兒的生理時鐘很容易改變,所以規律的作息很重要,儘量準時起床、午睡、睡覺,規律的作息配合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樣對孩子日後人格的穩定是很重要的。

 

怎麼吃能幫助孩子睡好覺?
要讓寶寶有好的睡眠,主要飲食要注意有充足的熱量、均衡的營養,還需有規律的運動,飲食要有一定計畫,建立一個好的習慣,規律的生活下使生理時鐘正常。要找出可能造成睡眠問題的原因所在,調整不良的習慣,建立良好的飲食內容均衡不偏食。一歲以上孩童可以正常三餐進食,早午可以補充點心,內容物盡量符合身體所需,切勿正餐食用少而零食點心過多的攝取,點心盡量以新鮮蔬果代替一些高熱量餅乾飲料等。飲食內容蛋白質要足夠,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可以有助於睡眠,例如:香蕉、牛奶、優格、全穀類等

                                                                       

此外,一些跟睡眠有關的營養素要足夠的攝取,也可以適時的補充,例如:
1.有鎮靜作用、可以維持鈣平衡所需,使肌肉放鬆,足夠的鈣和鎂攝取可以幫助寶寶有好的睡眠。
2.維生素B
群:幫助促進充分休息狀態與減輕壓力。
3.維生素
C
:可以減輕壓力。
4.
:協助睡眠時體組織的復原。

                                                                        

避免咖啡因及含糖、加工食品,會影響孩子睡意
小小孩許多時候睡不好,是可能在飲食的安排出了問題,像是母乳不足,吃不飽可能讓寶寶睡不好,而大一點的小孩可能吃了含咖啡因的食品,造成無法順利入眠,12歲以下孩童對於咖啡因的代謝較差,不建議食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包括茶、咖啡、可樂、巧克力等,以免對於睡眠有影響。此外,糖的食物或飲料與加工食品也會使孩童過於興奮睡不著,要盡量要避免一些生理上的原因如:腸道不適、脹氣、腹痛、過敏反應也會造成睡眠障礙問題,要找出原因避免影響的因子。還有睡前避免食用燻肉、起司、巧克力、茄子、火腿、馬鈴薯、糖、香腸、菠菜、番茄等。這些食物含有酪胺,會增加正腎上腺素的釋放,而正腎上腺素會刺激腦部影響睡眠。

 

用良好的飲食習慣幫助孩子一夜好眠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三餐定時定量;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不偏食也不過量,專心進食;不要同時看電視;細嚼慢嚥切勿狼吞虎嚥導致腸胃不適;一定在餐桌上進餐;烹調少用油,多用清蒸、水煮、涼拌;避免攝取高熱量食物、甜點、巧克力、奶油、油炸、油煎、雞皮、五花肉;家裡不要留存過多的零食,都可以幫助嬰幼兒養成規律作息,而有好的睡眠品質。

 

 

怎樣讓孩子學會自己獨自睡覺?

 摘自:巧連知智官網

文/文/三民幼稚園所長 游玉燕

 

對孩子來說,獨自睡覺是個不小的挑戰,一方面要學著表現自己的獨立,另一方面又有些害怕和恐懼。因此,面對孩子學習獨自睡覺,值得重視的是父母本身對教養的觀念;父母必須清楚看到自己背後的動機與想法,才能清晰看到努力的目標,也才能找到有效的策略。

 

養成孩子自己睡的好處?
1. 自己睡的習慣養成有助於孩子和父母都有較好的睡眠品質和睡眠時間的管理。
2. 
自己睡可以減少病原相互傳染的機會,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3. 
自己睡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可以幫助孩子獨立性的養成。

 

孩子通常不願意自己睡的原因?
1. 習慣養成開始可能是父母不放心,或為了便於就近照顧,養成在旁陪睡的習慣,無形中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戀心理。一旦要孩子練習自己睡,孩子便容易產生抗拒的情況。

2. 生理需求當孩子習慣睡前依偎在媽媽胸前,或爸爸的懷裡以獲得一些生理所需或必要的安全感;突然要阻斷孩子的需求,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3. 擔心害怕孩子心中普遍存在一種內心的恐懼與害怕,例如害怕黑暗、害怕孤獨、害怕想像中的人和事物。當夜裏父母不在身邊這種孤獨、害怕又無助的感覺尤為強烈,讓孩子無法接受自己睡的事實。

4. 急於求成有些父母意識到孩子需要獨自睡覺時,就立刻讓孩子到自己的房間去睡,完全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讓孩子誤以為父母不愛自己,適得其反,孩子反而更不願意自己睡。

什麼時候適合開始訓練孩子自己睡?
孩子何時可以自己睡,雖然會考量孩子的年齡和個性,其實孩子是否擁有「安全感」才是決定可以自己睡的重要指標。換句話說,當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且擁有具足的安全感,就是培養孩子自己睡的好時機。此外,時機的選擇,還是需要從理解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根據孩子的心理反應及其接受程度做適度的調整,循序漸進,幫助孩子逐步適應。

當然也不要忽略了孩子發展的轉換契機。如:初生階段,不妨把小床放在旁邊,直接養成獨睡的習慣。善用2~3歲孩子的自我意識提升,恰是培養孩子從行為到心理獨立的好時機。還有3~5歲的孩子,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與生活能力的提升,正是父母可以學習放手的機會。及至5~6歲的孩子,自主和自理的本領都大大提升時,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養成孩子獨自睡覺的好習慣。

要如何訓練孩子自己睡?
一、心理準備:無論是多大的孩子要學習自己睡,爸媽必須先有心理上的準備,預期孩子可能的反應,不宜過急,也不宜隨意妥協。

二、環境預備:首先安排一個光線柔和、溫度適宜、安靜溫馨、充滿童趣的房間,幫孩子準備舒服又吸引孩子的床和寢具;也可邀請孩子參與房間的設計和布置,讓孩子擁有自己喜愛的房間。

三、策略運用:
1. 循序漸進:採取必要的步驟,讓孩子逐漸適應獨自睡覺。例如同床同被→同床不同被;同床同房→同房不同床→成功達成不同房不同床

2. 製造溫馨時刻:孩子學習自己睡的最初階段,父母在孩子睡前可以講個好聽的故事,一起聽優美的音樂,藉此建立一套孩子上床前的習慣性活動。

3. 愛與讚美:在生活中,要經常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讓他感受到充滿關愛、溫暖、舒適、愉悅的家庭氣氛。

另外面對1-3歲和4-6歲的孩子,可以配合並善用年齡的特徵,藉以達到讓孩子獨自睡覺的目的:

1~3歲:因為年紀還小,父母首先要戰勝自己,克服捨不得的心態。同時必須要在習慣上做一些改變,如:不能再抱著孩子依偎在床上,只要陪在身邊說說故事,讓他感到安全和溫暖即可。當孩子需要或感到不安,要及時出現在孩子面前安慰他、鼓勵他。如果因為分離焦慮嚴重,不妨將學自己睡的時間稍稍往後。

3~5歲:隨著各項能力的提升,父母可以藉由生活或故事引導,宣導自己睡的好處、讚揚自己睡的能幹表現,或介紹榜樣,有目的地拜訪已經養成獨睡習慣的小朋友。激發孩子潛在的獨立意識,幫助他建立自信,做一個勇敢的孩子,打從心裡發出要自己睡的願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ilewawa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